標簽:青花瓷
-
概況:中式設計空間青瓷釉色如青山綠水的背影,熔鑄了千古春色。所以古人贊青瓷靈動的釉色,柔和明凈,翠青奇絕,“如蔚藍落日之天,遠山晚翠;湛碧平湖之水,淺草初春”、“光不浮而鏡凈,美同垂棘,色常潤而冰清?!鼻啻捎陨珳貪?,晶瑩透亮,或清淡素雅,或似翡翠冰花,或如萬里星辰,或施釉肥厚若堆脂,或釉薄如紙,流光四溢半透明,令人領悟到一種“青翠玉色,久而彌彰”的自然之美。
-
概況:于中式雅室臨窗而坐,飲一壺清茶,沉浸在山水青瓷中式擺飾的古韻飄然之中,仿佛青瓷的韻致悠悠然然而來。心只陶醉在那淡淡青瓷的自然山水之中,自是一番清意盎然,一個“淡”字,詮釋心懷,如花的心境便隨著濃濃的古韻盈滿心間。
-
概況:若說中國紅是從太陽上采擷的,那么,青花藍就是在泥土中綻放的。若說中國紅是中國的“動”色, 則青花藍是中國的“靜”色。她兼具儒家的溫度、道家的灑脫和墨家的勤樸。她是素與雅最完美的結合,是中國最有廣泛群眾基礎的顏色。中國的士,“居廟堂之高”時,往往喜歡黃金黃;“處江湖之遠”時,往往喜歡水墨黑;但他們內心深處喜愛青花藍。
-
概況:雍正青花瓷器主要有哪幾種工藝特色。雍正青花瓷器注重氣勢和神韻,考究輪廓線的韻律美,關于要燒造的御用瓷器必須經雍正皇帝審定,方可燒造。上有所好,下必趨之。為此,景德鎮御窯廠的督陶官年希堯、唐英依據旨意,集中了全國最優異的制瓷工匠,不惜工本,盡心竭力地燒制,以獲取皇帝的歡心,取得了史無前例的光輝成績。
-
概況:元青花瓷開辟了由素瓷向彩瓷過渡的新時代,其富麗雄渾、畫風豪放,繪畫層次繁多,與中式傳統文化和中華民族傳統的審美情趣大相徑庭,實在是中國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,元青花瓷大改傳統瓷器含蓄內斂風格,以鮮明的視覺效果,給人以簡明的快感。以其大氣豪邁氣概和藝術原創精神,將青花繪畫藝術推向頂峰,確立了后世青花瓷的繁榮與長久不衰。
-
概況:青花瓷萌生于唐宋時期,不過其真正的成熟是在元代。元代景德鎮燒制的青花瓷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工藝水平。蒙元帝國的強大使得我國與中東地區的文化藝術交流日益頻繁,從而使中東地區繪制青花所用的蘇麻離青料得以引入中國,并在景德鎮運用于青花瓷制作中。采用蘇麻離青繪制的元代青花瓷發色鮮艷,并具有較強烈的暈散效果和鐵銹斑。鐵銹斑本是工藝缺陷,卻成了元青花的獨特魅力之一。
-
概況:云南鶴慶歷史悠久,人杰地靈。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,勤勞的鶴慶各族群眾團結友愛、和諧共存,在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,也創造了多姿多彩的傳統工藝精品。鶴慶青花瓷的主要產地,分布在松桂鎮的三莊、太平、栗木箐等地。
-
概況:青花瓷,有著清新、素雅、寧和、恬靜之美,將其點綴于中式設計空間,更顯一種極致的婉約。天青色的墨韻,走筆清逸,雖是寥寥數筆的勾勒,卻繾綣出淡墨如畫的靈秀之韻,古典的靜美在喧嘩塵世更覺雅貴,意境悠遠而深長,令人如癡如醉。
-
概況:中式裝修空間的青花瓷,一青一白,帶給觀者的是撲面而來的簡凈雅逸之氣。其白,在釉里摻了釉果礦,以還原焰燒成,取得白里泛青的如玉之色,因而體現出玉的質感;其青,既不同于水彩料中的湖藍,也不同于國畫的靛青,它是一種以氧化鈷為著色劑,配以鉻錳等元素,經過精巧的工藝處理而制成,在釉下裝飾,燒成后于光潔如玉的瓷面下出現一種或濃或淡,或深或淺,疏密相間,粗細有序的藍色,而且不論是人物山水,還是圖案花卉,都能和多變的器形相得益彰,體現出一種簡潔純凈,高雅飄逸的藝術魅力。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