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人的閑情雅致生活,有山水庭園之大情,亦有屋間一隅之小趣,只要心之所向,悠然天地則脫然而至。清代李漁對其居所室內床帳巧施妙手,便生花下幽眠之清境,尤嘆思絕?!坝诖矌ぶ畠认仍O托板,以為做花之具;而托板又勿露板形,妙在鼻受花香,儼然身眠樹下”,“夢酣睡足,將覺未覺之時,忽嗅臘梅之香,喉嚨齒頰盡帶幽芬,似從肺腑中出,不覺身輕欲舉,謂此身必不復在人間世矣?!?/p>
文人空間的一花一木,便能讓人“不復在人間世矣”。明袁中道曾說:“花為天地間一種慧黠之氣所成”,除形色之美外,復有令人明眼澄心、凝神凈慮之功,以文人領受最深刻。晉夏侯湛也曾說:“神樹之修異,實積陽之純精”。因此花木能令人修容,令人養顏,令人精進。
此外插花更是文人雅士的個性及心靈表白,抒泄胸中逸氣,寄情遣興,不求工整與法度,不講目的與價值,只是隨興所至,以花草為媒介以表現其重文心、詩情與意境之妙,故而將花木小景陳設于中式空間,便能令空間滲透出一種濃厚的自然之美和耐人尋味的文人書卷氣息。
一、中式文人空間花木小景之形式
1、枝材:
如【瓶花譜】:「取俯仰高下、疏密斜正,或上茸下瘦,或左高右低」、「若直枝蓬頭花朵不入清供」,故取枝宜輪廓清楚,雅潔、枝條要清,變化中亦求調和。若梅枝宜取曲折有韻有古意者,「美妙利落、奇僻自然」,要清,要奇為理枝的不二法門。
2、比例:
比例雖多,終以「奇趣有勁」為依歸,五比七為典型比例。
3、結構:
古書中謂:「隨意斷續」、「不拘對偶」,意即清明不繁雜,以不等邊三角形為基本架構,三主枝角色清楚,重深度與倚斜特點,強調枝條與動態,以瓶花為多。
4、外型:
宜屈曲明快,不規則、忌平板。外型與色彩為作品給人最深刻印象。
5、空間:
注意深度表現,虛實之效,計白當黑,烏閟含光,周回曲折、互通有無,引人入勝,稀疏或前后互搭,左右蟠接。
6、枝腳:
立足點中以正點或隅點為正宗,明凈有力,支點少,不散漫、清閟自然。
7、枝條與質量:
材質互補,且剛柔并濟、草木相間,生態自然,調和之外兼及形質變化??傊?,形式要清新奇趣、利落有勁。
二、中式文人空間花木小景之色彩
1.色相:
瓶史謂「枝葉相當,紅白相配,此省曹墀下樹」,知文人花不喜紅艷妖紫,主客不分,繽紛雜亂的色彩配色。大朵花色艷者多不取。
2.明度:
「擇其半開者……,折供……若日高露晞折得者,色不鮮」花卉明度相差不多,屬中性色,半開開始生命力強時,含水份飽和者,明度較高,反之明度低,不宜文人花之插作。
3.彩度:
「色不艷者方妙,若妖紅艷紫非所宜」,色鮮者花朵宜小,以減低其份量及比例,同色的花多時宜以白花或綠葉間隔開。宜選用典雅、沈穩之色彩。
花木乃方寸之物,經文人巧心經營,便可化作清幽天地,妙境生而心境轉,正如佛學所說:“一花一世界,一樹一菩提”。也正如莊子之言:“天地與我并生,萬物與我為一”。因此,世間的萬事萬物,我們都可以從中悟道,而后,尋求到內心真正的寧靜。